天天最新:深圳电动车充电收费贵遭吐槽:民生工程何时暖民心?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3-06-27 06:07:09
第四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圳电动车充电收费贵遭吐槽:民生工程何时暖民心?
电动自行车(以下统称电动车)成为不少人通勤出行的神器,每天乘风而去、驭风而归,无需担心堵车停车难,确实很“香”。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超过4亿辆。然而,它也是城市火灾中常见的“肇事者”。为杜绝“入户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深圳加大对非法充电的管制力度,同时,也持续增加智能充电站的投放,在“充电难”逐步解决的同时,“充电贵”的吐槽也越来越多。
有网友直言,“深圳的电动车充电桩收费最高”,也有网友直接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牵头推广普及廉价充电桩,保障老百姓的钱袋子,不要让第三方商家入驻收过高的费用。
电动车充电桩的普及是否有缓解市民的充电压力?电动车充电桩收费现状如何?电动车下楼充电究竟还要迈过几道坎?南都记者深入深圳各区实地调研,进一步探究深圳电动车收费现状。
深圳电动车充电设施使用情况现“冰火两重天”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流行的电动车集中充电方案有两种:电动车充电桩和电池充电柜。记者观察到充电桩使用方式简易轻便,例如位于罗湖区望桐路梧桐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的“小绿人”模块充电桩:用户只需插上与电池接口一致、空闲的充电线后,用支付宝/微信扫描设备二维码进入页面提交即开始充电,收费标准为1元5小时,不足5小时按照5小时计费。“我的电动单车充满需要9小时,2块钱就够了,充满以后可以跑70公里。”家住梧桐山社区的红姐表示,对“小绿人”充电桩的收费标准较为满意,不需要充会员,只需要零钱包里有钱就足够了。
据车主反映,充电柜的使用方式较为麻烦,使用时,车主都得把电动车电池拆卸下来,放进柜内充电,例如福田区梅林街道的公租房小区内名为“福宝充电”的充电柜。南都记者发现,相对于充电桩的高使用率,小区内的充电柜使用率显得非常低。当晚,南都记者使用该充电柜时,系统显示23个充电端口中,16个为空闲端口。小区居民陈小姐告诉记者,她只在刚购买电动车时使用过充电柜。“主要是太麻烦了。电池放进去,车还得推走。充上电后我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别超时了,不然还要多付钱。”陈小姐说,“月卡和季卡倒是省事,但不划算。”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充电柜一般是给物流快递、送餐小哥直接替换用的,但是有很多小区都只有充电柜没有充电桩,这也给市民充电带来了不便。“我家楼下没有充电桩,只有充电柜,所以我一般到这附近的新秀市场充电,或者是新秀南小区充,因为新秀南小区充电有雨棚。我在新秀市场这边的‘拉拉充’充电桩,上次充了3小时2.6元,我一般是点击‘充满即停’然后自动扣费。”家住周边的新秀居民慧子表示,自己最近新买电动车,续航能力还不错,一周充一次有时候3天充一次,可以上班往返3公里左右。她认为,随着绿色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政府普及廉价充电桩,同时也增加多一些带顶棚的充电桩,减少雨天充电的安全隐患。
充电桩不难找但充电费贵 城中村车主紧盯充电时间
南都记者在龙华区走访时发现,充电点、城中村等区域装配的电动车充电桩品牌繁多,不少市民表示不会特地根据APP去找充电桩,一般是在居住地或公司附近找相应充电桩。家住龙华区骏龙新村的吴女士一说到电价,声音随即高了八度,“自从不能回家充电,我才发现外面的充电桩收费一点不便宜,打工人太难了,其实在村里也有人偷偷飞线充电,路过都觉得心惊胆战。”一位正在村里散步的钟阿姨立马凑过来告诉记者,她平常骑电动车接孩子、买菜等,“在村里的电动车充电桩充电,每次都是看准时间充到两三块钱就拔掉,不然比坐公交车贵。”
“我这辆电动车一度电能充满,在家充6毛钱就能搞定,但是在充电桩充满一次要6-8块,一个月就200多块。”一位在周末兼职骑手的小哥表示一提起充电费他就扎心。另一位车主张先生表示,他每天下班后充电,一次充满花费四五块钱,每月要支出上百元的电动车充电费,作为长期支出的确是贵。张先生在与记者的交谈时,紧盯手机软件里显示的电动车充电时长。
根据骑手与居民的反映,南都记者调查发现,电动车充电时间基本在5-9小时之间,多数人选择的慢充充电桩收费在0.5-0.7元/小时,充电收费在2-6元/次不等,按一周2次的频率计算,每月电动车充电花费在16-48元之间;对于每天需要给电动车充电的群体,充电费用则可能达到每月150元以上。
这个充电的价格贵吗?根据功率计算,基本上电动车从20%到100%充满耗电普遍在0.4-2度电,按照深圳第一档家用收费,则是不超过1.5元,一天1.5元钱,一个月45元钱,一年365天就是550元钱,但如果是耗电量大,每天都需要在充电桩充电,一年的充电支出都要2000元左右,相当于一辆电动汽车的一年的充电价格。有车主坦言,这个账老百姓还是会算的,回家充电是无奈之举。
电动车充电价格计算方式复杂市民直言“看不懂”像做数学题
除了公共充电站充电费过高遭到车主们的吐槽,也有很多市民质疑充电收费标准。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多数小程序只会显示充电桩的位置及空闲数量,并不会直接标明充电价格,大部分需要到了现场扫码之后才会出现价格明细。小绿人充电小程序上的“深圳充电通用月卡”在折后收取189元,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小绿人充电桩的官方客服,接线的客服表示,各站点收费标准不一样,有的设备是合作方购买后自己定价,定价标准一般是由设备投入成本以及设备维护成本组成。对于充电收费标准的疑问,小绿人充电小程序的客服回复道,“资费按照功率收费,有按照时长收费,有按照度数收费,站点不一样收费标准不一样”。
有的站点按功率收费,例如宝安区荔园路上小绿人充电桩则是按照车辆的充电功率实行阶梯计费,“0-200W功率,一小时0.32元;201—300W功率,一小时0.33元;301—350W功率,一小时0.34元……”而在相邻数百米外的西乡大众公园旁的小绿人充电桩虽功率计价的价格略有差异,但由于是同一个充电桩品牌,所以收费情况类似。
而也有的站点按时长收费,以300瓦功率的电动车为例,300瓦电动车充电一小时是0.3度电,在猛犸充电是0.33元/小时,即一度电1.1元;在友电物联充电是0.6/小时,一度电2元;在小绿人充电是0.66元/小时,一度电2.2元;在叮叮充电和荟来电是0.7元/小时,一度电2.3元;在街电充电桩是0.9元/小时,一度电3元。若充满需要6小时,则充满一次的价格在2-5.4元之间。
除去站点之间收费标准不一样以外,各个加盟商的定价也有差异。叮叮智能充电桩相关工作人员透则露,一般家用电动车充电功率在150-300w之间,其在深圳布局的充电桩一般都是2块多到3块就可以充满1次,充电桩实行一次性包断收费,各地区充电桩加盟商可以自由填写不同功率区间的定价,加盟商包括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个人等,一般是在当地电费的基础上进行上浮,品牌会按地区给出相应建议价格。为了体现加盟商自由定价的合理性,该工作人员还特意提到,在北京,电动车充电价格为“实际费用=充电电费+服务费”的模式,与新能源车充电收费标准类似,除了出台法规的地方,其他各地均可由运营商或加盟商自由定价。
小区、城中村充电费用差距大,政府协调成关键
不仅不同品牌的充电设备价格有差异,记者在南山区走访时发现,小区与城中村分布的充电桩有着差距较大的充电定价,在侨城豪苑1期的猛犸充电桩充电价格为“0-200w,1元4小时;200-350w,1元3小时;350-999w,1元2小时”,价格在每小时0.25-0.5元之间。而在周边城中村白石洲东三坊的街电充电桩,充电价格为“0-150w,0.6元/小时;150-250w,0.8元/小时;250-350w,0.9元/小时;350-600w,1.1元/小时;600-1000w,1.3元/小时”,充电价格达到每小时0.6-1.3元,一对比,小区低廉的充电价格被城中村高昂的收费“秒杀”。
“定价有点乱,也不知道收费依据是什么?”时常骑电动车出行的王先生向记者表达了困惑,一位充电桩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集中充电设备需求很旺盛,现在充电设备进入社区门槛比以前低了很多,建一个充电站的成本大约就7000块,足够覆盖50部电单车了。一般电动车充电桩的利润来源,主要是电费的差价,在深圳,充电基础市价是1块钱就可以充2个小时,但个别物业存在商业利益过重,一般1度电会多4、5毛,导致各方成本叠加之下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另外,充电价格也根据时段、地段而有所不同。尤其在一些城中村,因为电动车多,一些设备厂家也非常想进入,但村里收取的电费价格高于充电桩向用户收取的价格。并且设备厂家还需要拥有场地的长期使用权,这些都需要和村里签好合同。场地和电价成本抬高了充电桩的终端使用费,精打细算的车主自然就“另辟蹊径”违规充电了,他认为,充电桩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希望街道、社区、物管等相关各方成为这项设施建设的推动者。
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某小区,原来小区的电动车车主习惯在地库内充电、随意停放电动车。为鼓励小区内业主自觉使用公共充电桩,养成在电动车车棚定点停放的习惯,当地街道办大力扶持充电桩民生工程,由街道办规划指导,企业负责安装智能充电桩以及雨棚搭建,并交由专业的智能充电桩运营商负责安装和运转工作,这一民生工程充分满足了小区内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同时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也加大力度巡查,杜绝了电动车停放车库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小区居民李女士表示很满意:“现在停车充电都很方便,每小时0.5元,一个星期的充电费支出在5元以内,价格也能接受。”
专家建言:作为民生工程 政府可以探索“共担制”收费模式
连日来,南都记者在深圳各区走访发现,虽然不少车主已自觉养成集中充电的习惯,但还是有部分车主因为“贵”和“不方便”违规充电;而另一方面,众多电动车充电桩企业反映“竞争无序”“基础电费高”,本小利薄推进困难。
如何推进各方合力,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这一“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正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课题。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耿旭认为,由于充电桩或者充电柜收费属于产权单位自身的市场商业行为,并未列入政府定价范围,因此导致不同充电经营设施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存在差异。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规范文件,制定分级分类定价依据和标准,指导充电经营单位的运营行为。2023年5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并广泛征求意见,此规范明确了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但是对于具体定价依据以及标准并未给出详细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作为民生工程,政府可以探索“共担制”收费模式,即由社区所在的物业公司或者城中村委员会与充电经营单位按一定价格标准进行结算,但面向居民降低收费标准,相应的差价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
《进一步》栏目简介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人民的分量,其重无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方都市报推出民生栏目“新坐标”《进一步》,着眼群众民生诉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民生的具体实践做出积极评价,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推出建设性观点,进一步提高民生问题关切。民生现场,我们,不仅是同行者,更是推动者。
监制:陶然
策划:付可、杨红辉
统筹:潘莹瑜
采写: 林敏儿 颜鹏潘莹瑜
海报:方禹淮
编辑:潘莹瑜
关键词: